在2013年即将过去的时候,年初一腔热情冲进LED照明(半导体照明)产业的企业家们发现:虽然订单很多,但利润没有想象的那么大。
日前,LED行业独立研究机构高工LED在广州举办年会,该机构总裁张小飞公布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LED产业总产值为2638亿元,同比增长28%,但多数企业营收增长,净利润却没有同步增长。
张小飞认为,随着年初行业快速转暖,新进入者剧增,导致行业价格战越打越烈,不少企业赔本赚吆喝。未来5年,行业将面临大洗牌。
价格战贯穿全产业链
过去两年,LED产业产能严重过剩,倒闭潮频频来袭。今年年初,随着LED照明市场打开,整条产业链上都一片欣欣向荣。尽管企业手上的订单骤增,但激烈的价格战几乎贯穿整条产业链上下游。
从事上游芯片生产的同方股份(600100,股吧)就感觉到明显的价格竞赛。“可以说,芯片厂商给整个LED产业带来高速发展的契机,因为我们在不断地进行价格竞争。”同方股份副总裁王良海苦笑道,2013年国内芯片厂商把芯片价格降低到过去的20%至30%之间,“这个数据也只有中国企业才能完成。”
王良海认为,价格战至少还将持续两年时间,不过价格基本平稳,未来降价空间不大,因为芯片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不大。“今后将进入一个产品性能比拼的时代,同样的价钱,看谁的产品性能更好。”
对于中游的封装厂家而言,尽管今年下游LED照明市场迅速启动带来巨量订单,但同行间的价格竞争依然十分惨烈。“下游厂家并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,所以在价格上做文章抢客户的事情比比皆是。”一位封装厂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。
下游LED照明应用领域同样竞争惨烈。由于政府节能减排任务以及海外市场尤其欧洲室内照明市场启动,国内LED照明生产企业在工程照明和室内照明领域的竞争已达到白热化,同时由于技术门槛低,一些“外行”企业也进入了这一市场,新进入者往往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。
除了价格战,下游领域还展开了经销商资源抢夺战。阳光照明(600261,股吧)总经理官勇对此深有体会,他分析,除了上下游合作、自建渠道之外,目前国内更多的照明企业在进行供应链垂直整合,很多上游厂家(提供光源器件的厂商)直接进入下游渠道。
未来市场空间仍很大
尽管与会的LED企业界高管们几乎异口同声说行业增收不增利,对未来一年将如何布局也举棋不定,但他们又都几乎一致认为,未来市场空间仍然很大,就看谁能挺到最后,“剩者为王”。
业内人士乐观情绪来自“白炽灯退出路线图”的支撑。在过去几年,日本、欧盟、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“白炽灯退出路线图”,规定在未来若干年内淘汰高耗能的白炽灯,并鼓励以低污染的LED灯替代。今年正好是欧盟“白炽灯退出路线图”的最后年限,因而今年年初,从事LED照明的企业明显感觉到来自欧洲市场的订单纷至沓来。
官勇认为,日本市场已经没有空间,欧洲市场今年也已进入激烈竞争,未来一两年最大机会要看美国市场,因为美国明年要淘汰40瓦到60瓦的白炽灯。中国市场可能还要再远一点,因为中国版“白炽灯退出路线图”还允许白炽灯存活几年。“我们可以由此预测下一个LED产业高峰会在哪些年份。”
不过,激烈市场竞争下,一些企业可能等不到下一个产业高峰。据高工LED公布的数据,目前国内从事LED的企业接近2万家。张小飞预计,未来5年,这些企业将可能剩下不到一半。
张小飞预测,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,未来国内芯片厂商将剩下10家左右,中游封装厂将减少50%左右,而下游应用厂家将由现在的1.5万家减少到1万家以下。“利润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将不复存在。”
|